摘要:報道了用氫氧化鋁酸溶法制備高純聚合氯化鋁(PAC)的研究結果,系統研究了制備過程中的各種影響因素,并通過試驗確定了較佳工藝條件。
目前國內聚合氯化鋁(PAC)絮凝劑的生產廠家較多,總產量5.0×105t/a,但大多生產規模不大,自動化程度不高,大部分是采用鋁酸鈣作為酸度調節劑的高鹽基度產品,產品中含有大量的鈣離子和金屬鐵離子,不能滿足國際市場對高純度、中等鹽基度PAC的要求。為此,波濤聚合氯化鋁廠家研究了酸溶法制備高純PAC產品的制備技術。
1、實驗原料與儀器
1.1實驗原料及藥品
氫氧化鋁:Al2O3質量分數64.5%,水10.2%;高純鹽酸:總酸度(以HCl計)質量分數31.6%;鋁箔、鋁粉、鋁板:Al質量分數≥99.5%。
1.2 實驗儀器
雙端面密封搪瓷釜:10L;多功能電動攪拌器:WH8401-50型;恒溫水浴鍋(靈敏度±1℃):DZKW-3型;電子天平:FA2004,精度0.001g;密度計:分度值為0.001。
2、實驗方法
2.1制備方法
(1)PAC的制備:將氫氧化鋁與鹽酸分別按1:1.75、1:1.80、1:1.85、1:1.90的質量比投入10L搪瓷反應釜中,用蒸汽加熱升溫到140-150℃左右,保溫3h后降溫,到60℃將反應液過濾,得到不同鹽基度的PAC。
(2)PAC的除鐵:在PAC溶液中加入除鐵劑,在溫度50-85℃范圍下反應,待PAC溶液變成無色透明后過濾,清液冷卻后即為高純PAC產品。
2.2測定方法
PAC的測定方法參見GB 15892-1995。
3、結果與討論
3.1PAC產品中鐵離子的控制
PAC產品顏色偏黃,主要是產品中含有鐵離子。PAC產品中鐵離子過多,對造紙施膠不利。作為造紙用的PAC,一般要求控制Fe離子質量分數≤2.0×10-4,一般,可加入鋁材去除其中的鐵。其原理是:將鋁材浸入PAC溶液中,鐵離子經置換反應變成金屬鐵而沉積在鋁材上,從而達到除鐵的目的。
(1)鋁材的選擇。將鋁箔、鋁粉、鋁板分別放入PAC溶液中,在各段溫度下進行反應,考查各種鋁材的反應性能及脫色效果,見表1。從表1可以看出,鋁粉反應激烈,不好操作,也不利于鐵的沉積;鋁箔反應太慢,效率低。所以選用鋁板較為合適。
表1 各種鋁材在PAC溶液中的反應情況
溫度/℃ | 鋁粉 | 鋁板 | 鋁箔 |
20-35 | 激烈 | 緩慢反應 | 無反應 |
35-50 | 很激烈 | 反應 | 緩慢反應 |
50-65 | 非常激烈 | 較激烈 | 緩慢反應 |
65-80 | 非常激烈 | 激烈 | 反應 |
(2)鋁板在各溫度段的除鐵效果。表2是各溫度段下,500mLPAC(Al2O3質量分數12.5%,鐵離子質量分數為3.2×10-4)液體變成無色透明時所需的時間。
表2 PAC液體變成無色透明時所需的時間
溫度/℃ | 20-35 | 35-50 | 50-65 | 65-80 | 80-95 |
時間/h | 10 | 3 | 1 | 0.5 | 0.167 |
除鐵后PAC溶液變成了無色透明液體,濃縮成固體時,產品顏色雪白,產品中鐵離子質量分數<5.0×105。
當原料氫氧化鋁中含有較多的鐵時,可以先對氫氧化鋁除鐵。由于100℃以下氫氧化鋁不溶于鹽酸而氫氧化鐵較容易與鹽酸反應,因此可用在100℃以下萃取的方法進行除鐵。表3是80-90℃反應1h時對含鐵質量分數5.0×10-4的氫氧化鋁除鐵試驗結果。
表3 80-90℃氫氧化鋁除鐵試驗結果
氫氧化鋁/g | 鹽酸/mL | 萃取后含鐵/10-6 | 除鐵率/% | 萃取液Al2O3質量分數/% |
200 | 150 | 150 | 70 | 1.65 |
200 | 200 | 120 | 76 | 1.78 |
200 | 250 | 95 | 81 | 1.95 |
200 | 300 | 60 | 88 | 2.12 |
3.2各種因素對PAC鹽基度的影響
(1)鹽酸用量對PAC鹽基度的影響見圖1。由圖1可知,隨著鹽酸用量的增加,氫氧化鋁的溶出率逐漸增加,但所得到的PAC鹽基度逐漸降低,當鹽酸:氫氧化鋁=1.7:1時,氫氧化鋁的溶出率和PAC的鹽基度均較高,當鹽酸:氫氧化鋁>1.7時,氫氧化鋁的溶出率增加明顯減小,而PAC鹽基度的減小則明顯增加。這是因為當鹽酸用量超過一定值后,體系中氫氧化鋁提供的羥基數量不足,不利于多羥基鋁縮聚反應的進行,同時由于系統中游離氫離子濃度的不斷增加,進一步阻止了羥基鋁之間的架橋縮聚反應,降低了PAC的鹽基度。從實驗數據可知,鹽酸:氫氧化鋁=1.7:1時,反應效果好。
(2)反應壓力對PAC鹽基度的影響見圖2。從圖2可知,在一定的反應時間、一定的鹽酸與氫氧化鋁的質量比條件下,隨著反應壓力的增加,氫氧化鋁的溶出率和PAC產品的鹽基度都有相應增加,當反應壓力達到0.30MPa后,兩者的增加率隨反應壓力的增加都明顯減少,而反應壓力>0.4MPa時,由于鹽酸的腐蝕性很強,對反應設備的防腐條件很苛刻,增加了設備成本,因此,反應壓力控制在0.3-0.4MPa比較合適。
(3)反應時間對PAC鹽基度的影響見圖3。從圖3可知,在一定的反應壓力、一定的鹽酸與氫氧化鋁的質量比條件下,隨著反應時間的增加,氫氧化鋁的溶出率和PAC產品的鹽基度都有增加,但當反應時間達到6h后,氫氧化鋁的溶出率和PAC產品的鹽基度增加都很小,因此反應時間控制在6h比較合適。
(4)鹽酸濃度對PAC鹽基度的影響見圖4。從圖4可知,在一定的反應壓力、一定的鹽酸與氫氧化鋁質量比條件下,隨著鹽酸濃度的增加,氫氧化鋁的溶出率和PAC產品的鹽基度都隨著增加。因此,高鹽酸濃度對PAC的生產有利。
(5)進行了鹽基度對PAC電荷密度的影響試驗,結果見圖5。試驗中分別將鹽基度為22.5%、37.5%、46.8%、58.3%、70.6%、81.6%的高純PAC稀釋到Al2O3質量分數為0.01%,用電荷密度為1.0845mmol/g的陰離子標準液聚乙烯醇硫酸鉀(PVSK)進行滴定。從圖5可以看出,PAC的電荷密度隨著PAC鹽基度增加到一定值后反而下降,這說明不能采用通過提高PAC鹽基度的方法來進一步提高PAC的電荷密度。PAC的鹽基度在45%-70%時有較高的電荷密度,以單位氧化鋁計電荷密度在2.44-2.45mmol/g。
3.3濃度對PAC產品穩定性的影響
考察了不同濃度PAC的貯存穩定性,見表4。從表4可知,PAC以氧化鋁計質量分數≤18%時,產品比較穩定,當PAC以氧化鋁計質量分數≥18%時,產品不穩定,含量越高,貯存穩定性越差。原因是當PAC中氧化鋁含量超過一定值時,體系內羥基容易架橋縮聚,易于生成難以溶解的氫氧化鋁沉淀。
表4 不同質量分數PAC的穩定性
貯存時間 | PAC質量分數/% | ||||||
15 | 16 | 17 | 18 | 19 | 20 | 21 | |
10h | 透明 | 透明 | 透明 | 透明 | 透明 | 透明 | 基本透明 |
20h | 透明 | 透明 | 透明 | 透明 | 透明 | 基本透明 | 輕微混濁 |
40h | 透明 | 透明 | 透明 | 透明 | 基本透明 | 輕微混濁 | 混濁 |
7d | 透明 | 透明 | 透明 | 透明 | 輕微混濁 | 混濁 | 混濁 |
15d | 透明 | 透明 | 透明 | 透明 | 混濁 | 混濁 | 混濁 |
4、結論
(1)利用高純鹽酸和氫氧化鋁酸溶法制備PAC時,用純鋁板作為除鐵劑,可以制備出高純PAC,PAC中鐵離子質量分數<5.0×10-5。
(2)在用氫氧化鋁酸溶法制備高純PAC的工藝中,鹽酸:氫氧化鋁=1.7:1時,氫氧化鋁的溶出率和PAC的鹽基度均較高。
(3)增加反應壓力,有利于提高氫氧化鋁的溶出率和PAC產品的鹽基度,但當反應壓力達到0.3MPa后,兩者的增加率都明顯減少,同時壓力超過0.4MPa增加了設備成本,以控制壓力在0.3-0.4MPa為宜。在反應壓力為0.4MPa、鹽酸:氫氧化鋁=1.7:1時,氫氧化鋁酸溶反應時間控制在6h較好。
(4)PAC的電荷密度隨著PAC鹽基度增加到一定值后反而下降。PAC的鹽基度在45%-70%時有較高的電荷密度,以單位氧化鋁計電荷密度為2.44-2.45mmol/g。
(5)高濃度鹽酸對PAC的生產有利,但要控制好PAC的濃度,當PAC以氧化鋁計質量分數>18%時,產品不穩定,含量越高,貯存穩定性越差。